有一次无意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公共卫生间的文章,说的是自己外出逛街突然内急,结果费尽周折才在沃尔玛解决问题的遭遇。不仅因此感慨,我们的“以人为本”吆喝得卖力,实际功夫跟人相比还差得太远。就在同一天,我在网上看到一条题为“美国人用卫生间征服了中国食客”的帖子,列举的现象和发出的感慨。 就我自己的体验,老美的细节之周到完美,确非国内商家可与对比。平时我们都有同感,在很多商务区遭遇内急,一打听,熟悉地形的人说得最多的就是“卫生间在肯德基”、“卫生间在麦当劳”,如此等等。于是无形中,我们口口相传,给人家做了个活广告。有这样的群众基础,想不赚钱都难。 到过麦当劳和肯德基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验,人家的卫生间不仅没有异味,在一些不起眼的细节设计上,也非常注重人性化。比如供小孩子洗手用的高度较矮的水池龙头,就很好地解决了小孩子洗手够不着的问题。而且,麦当劳、肯德基这样的名快餐,在选址上非常讲究,它们几乎清一色地建在城市的繁华区和商业街,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就餐环境的同时,也均匀地把卫生间建到了各个繁华地段。据说,麦当劳选址前,都要在预选的地段进行一定时间的实地人流量考察,考察结果以数据分析的形式提交报告,然后才付诸实施。这当然考虑的是人流量对经营业绩的影响,却也一不小心解决了城市流动人口的“方便”问题,变成了城市的“厕所地图”。 其实,稍动脑子想想都知道,只要进了你的门,让消费者掏腰包消费就成功了一大步。麦当劳和肯德基都有干净整洁的就餐环境,优质高效的微笑服务,拥有大量的铁杆“粉丝”,这决不是花钱做广告就能换得来的。前些日子有媒体报道说,北京的麦当劳改为24小时营业后,居然成了一些流浪者之家,流浪者说,麦当劳有家的感觉。这消息读来,就比花里胡哨的广告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。 回头看一下,国内公共场所的卫生间,不禁让人望而止步。美国的这种对细节的注重,值得我们国人学习。可见细节对成败的影响,一个小小的公共卫生间,也能反应一种文化
|